南方日報:粵台合作打造新興產業高地

发布时间:2012-11-07 10:36:17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松山湖創新科技園聚集了大量的高級人才和高新企業。資料圖片


正業科技等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在松山湖建造企業研發總部。資料圖片


  【期許】

  當前廣東正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探索科學發展新路的關鍵時期,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要從過去的傍“資金”大款向傍“科技”大款轉變。松山湖台灣高科技園經過一年的建設和完善,有了可喜的成果,令人鼓舞。希望科技園儘快建設成為東莞乃至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的示範平台,為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發揮更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

  【構想】

  東莞台灣高科技園寫進省黨代會報告是對我們的巨大鼓舞,東莞將堅持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招商、高效能產出的要求建設東莞台灣高科技園,重點發展高端電子信息、生物科技等戰略新興產業,使之成為東莞加快科技與產業融合的重要載體和實現高水平崛起的重大發展平台。——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建華

  東莞台灣高科技園現在利用的是台灣企業的概念,但將來面向的是全球,先把台資概念做起來。引入台灣高科技企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利用台灣高科技企業的實力,台資企業在東莞有4000餘家,台灣企業最大的特點是出口帶動型戰略。台灣企業的產品大量出口,在大陸的市場也越來越大,其設計研發中心也非常強,現在東莞也在打這個主意,想利用台灣企業的這種機制,實際上這與台資企業轉型的路子也是一樣的。————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

  駕車行駛在東莞松山湖高科技園區,但見綠樹成蔭、芳草萋萋、湖光瀲灧,一棟棟設計感十足的辦公樓和廠房點綴其間,讓人很難將此情景與“東莞製造”的傳統印象相連。園內有一塊近7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是2010年11月才開園的“園中園”——台灣高科技園。

  “總投資逾百億元的東莞聯勝(台資企業)觸摸屏項目,是台灣高科技園的首個項目,將在11月份開始投產。預計11、12兩個月,聯勝項目就能實現24億人民幣左右的產值,2013年聯勝項目的總產值將超百億。”東莞市政府顧問、東莞台灣高科技園的動議人宋濤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

  聯勝項目如期投產,為台灣高科技園開了個好頭。台灣高科技園已經明確將IC設計、生物技術兩大產業作為主攻方向。據悉,目前台灣高科技園已經引進了十多家IC設計企業,預計5年內將聚集60家以上的IC設計公司,10年內超過百家;而在生物技術項目方面,多家美國、中國台灣等地的公司也有意向入駐。宋濤表示,10年後,台灣科技園生物技術行業的產值將達1500億—2000億元,成為東莞新的支柱產業之一。

  台灣高科技園應運而生

  東莞製造業的起步,與台資企業特別是台灣的電子信息製造業有着很深的淵源。在上一輪的製造業轉移浪潮中,東莞抓住了機遇,成為台灣電子信息製造業產業轉移最大的“接盤者”,大量台灣電子信息製造業落戶東莞,成就了東莞全球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基地這一“桂冠”。

  然而,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一直處在產業鏈中低端,絕大多數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如傳統的鼠標、鍵盤、電源、機箱、板卡等,隨着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這些產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薄。推動東莞製造業轉型升級,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就已經成為共識。2008年廣東推出“騰籠換鳥”政策,東莞的產業升級就成為聚焦點。

  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但如何轉、如何升,各地要因地制宜,個性化發展。東莞的特色,就是與台資企業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礎。“最高峰的時候,東莞的台資企業多達6000多家,是台資企業落戶內地最集中的地方。可以說,東莞的製造業與台灣製造業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脈關係。”宋濤強調。因此,如何加大與台資企業的合作力度,引進台灣的高新技術,就成為東莞轉型升級的一大突破口。正是基於這一考慮,松山湖台灣高科技園應運而生。

  東莞台灣高科技園的誕生,離不開省委書記汪洋的大力推動。從2009年至今,汪洋“四會”台灣高科技企業代表團,倡導成立台灣高科技園,並向台資企業大力推薦,引來台資企業的積極響應。宋濤表示,東莞台灣高科技園並不僅僅以招商引資為目的,而是追求合作共贏理念,這也符合台資企業的訴求。

  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過去東莞產業一直比較低端,滿天星斗卻缺乏明月。現階段東莞經濟工作的重心就是推進產業高級化。

  近幾年,東莞市都一直積極響應省里“騰籠換鳥”政策,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松山湖產業開發區自2010年9月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以來,更是力求打造成為東莞乃至珠三角的“科學發展示範區”和“轉型升級引領區”,而作為“園中園”的台灣高科技園是重中之重。

  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今年在北京會見廣東省政府顧問、聯電集團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和宋濤時明確表示,東莞是傳統產業集聚區,也是投資傳統產業的台商集聚區。如果松山湖的台灣高科技園與台灣方面合作發展成功,也將是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成功。

  IC設計、生物技術雙輪驅動

  2010年11月21日,東莞台灣高科技園正式開園,這是東莞面向台灣高端產業的主題園區,也是粵台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和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示範園區。聯勝項目是首家入園企業,首期投資37億元、總投資逾百億元。該公司的觸摸屏產品,主要供應給蘋果、三星、諾基亞等巨頭。

  松山湖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寧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省黨代會報告中提到東莞台灣高科技園很振奮人心,台灣高科技園是松山湖科技園的“重中之重”。“松山湖有望在年內成立專門的國有全資企業,密切與台企的合作,由此加快台灣高科技園的建設。”

  作為與台灣高科技產業對接的平台,東莞台灣高科技園該如何選擇產業發展方向?在這方面,台灣高科技園的管理層可謂殫精竭慮。

  “我們沒有跟風,先後否決了晶圓製造、高世代液晶面板、LED、光伏等熱門領域,最後聚焦在集成電路(IC)設計、生物技術兩大行業。這兩大行業符合東莞產業發展的方向,且台灣在這兩大產業上擁有全球領先優勢。將這兩大產業作為發展方向,符合台灣高科技園的定位。”宋濤說。

  作為全球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基地,東莞佔中國IC市場用量的60%。但芯片主要依賴從國外進口,或者從國內其他地方採購,在芯片設計環節更是幾乎空白,缺口很大。東莞對IC設計有着龐大的需求,而台灣在IC設計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因此,引進台灣的IC設計公司,對完善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產業鏈,提升產業競爭力,無疑是一大捷徑。

  為加速IC設計產業的落戶發展,東莞台灣高科技園積極與台灣IC企業接觸。今年以來,已經聚集合泰半導體(東莞)有限公司、東莞晶宏半導體有限公司、東莞市泰斗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近20家IC企業,同時盛群半導體等一批知名的IC設計公司表達了明確的入園申請。IC設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如果說IC設計是台灣高科技園未來5年重點發展的產業,那麼生物技術則是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宋濤告訴記者,“美國生物技術領先全球,很多台灣IT企業看準了這一趨勢,紛紛向這一領域轉型。台灣本土市場較小,因此十分看重內地市場。台灣高科技園將生物技術列為主要發展方向,得到了眾多美國和台灣生物技術企業的響應。”

  據悉,台灣科技園正積極推動生物科技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已與台灣富鑫創投、台灣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以及宣明智等多家機構和投資人洽談,探討共同設立松山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基金。目前,已與富鑫創投、聯電集團及進洲投資等台灣投資者達成明確意向,共同設立前期規模為1000萬美元、遠期規模為3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作為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的平台,生物產業交流的良性機制已經初步形成。

  積聚效應和溢出效應初顯

  推出台灣科技園的目的,不僅僅是將台灣高科技企業引進到東莞,還要藉助台灣高科技企業的力量,在滿足台資企業自身發展的基礎上,推動東莞乃至珠三角的產業升級。宋濤表示,基於東莞現有的產業基礎和未來的產業發展前景的判斷,台灣高科技園在推動東莞產業全面轉型升級中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台灣高科技園將發展成為東莞未來的產業高地”。

  隨着聯勝項目的啟動,松山湖台灣科技園目前已經產生了相當的積聚效應。“產業要具有競爭力,必須形成產業鏈經濟。一個重大項目落戶台灣高科技園,往往會吸引眾多配套項目落戶,從而形成一個產業鏈閉環。”據宋濤介紹,目前,台灣高科技園已經成功吸引了數十家台灣和美國企業落戶。“我每個月都要往台灣跑至少兩次去談合作,台灣的企業家也經常來松山湖,可以說雙方的關係已經非常密切,接下來就是要加強合作出成果。”

  除了積聚效應之外,作為重大產業平台的溢出效應,也開始顯現出來。

  以聯勝項目為例,在這一項目帶動下,很多新興顯示技術領域的高端人才匯聚東莞,並帶動了配套產業(很多都是本土企業)與之配套,聯勝項目的成功引進,將改變東莞目前高端顯示產業上中下游發展極不平衡的被動局面,使東莞高端顯示產業整體競爭力躍升至全國前列。

  一家落戶台灣科技園的台灣IC設計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其他產業園區,松山湖台灣高科技園的一大特色,就是雙方追求合作共贏的理念。“在這個共同理念下,園區不會簡單地將我們當做租戶看待,園區的責任感會更強。”

  “未來的台灣高科技園將在產業布局方面有所調整,這與原來大部分土地都用來發展高端生產製造環節的思路不同。”劉寧說,台灣園將以莞深高速為分割線,莞深高速以南主要承接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和生物醫藥產業;而莞深高速以北的地塊則拿來做研發、企業總部和配套。未來的台灣高科技園,將會被打造成為一個具有濃郁台灣特色、高科技含量和高環境質量的國際一流高科技園區,並將成為松山湖乃至東莞的一張靚麗名片。

  劉寧透露,按照新的國際設計方案和松山湖管委會的發展思路,台灣高科技園中將建立起一座標誌性建築,而且將拿出一半的土地用來做研發和企業總部。“在資金上,除了靠政府財政,松山湖5年需要150億左右的資金,不排除與台灣財團合作。”劉寧說。

  ■背景

  此前,東莞製造是廣東製造的代名詞,而東莞製造的核心是電子信息製造業。前幾年流傳的說法是,東莞塞車,全球電子產品缺貨。而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又與台灣電子製造業有着密切淵源。正是早年承接了台灣電子製造業的產業轉移,成就了東莞傳奇。

  然而,東莞的電子信息製造業主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隨着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的提升,以及土地資源的日益緊張,弊端逐步顯現。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及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使包括東莞在內的珠三角外向型經濟(以中低檔製造業為主)遭受嚴峻考驗。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以東莞為代表的珠三角“騰籠換鳥”政策出爐,產業升級成為大勢所趨。

  東莞如何推動“騰籠換鳥”,實現產業升級?因地制宜是必然選擇。東莞與台灣製造業血脈相連,為東莞與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對接創造了條件,松山湖台灣高科技園應運而生,並被寫入省黨代會報告,一躍成為廣東省重大合作平台。東莞台灣高科技園將IC設計、生物技術兩大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並期望這兩大產業成為東莞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高定位帶來新發展,如今台灣科技園正吸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企業落戶,並逐步形成了積聚效應和溢出效應。圍繞台灣科技園,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圈雛形已現。

  ■政策亮點

  鼓勵發展IC設計業

  據宋濤介紹,目前松山湖台灣高科技園已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發展IC設計業的扶持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力度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由於發展生物技術是在今年6月份才明確下來,因此相關政策正在制定之中,隨後將陸續出台。在鼓勵發展IC設計業的諸多政策和措施中,存在以下多個亮點:

  一、制訂了《關於促進東莞松山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暫行辦法》及實施細則,給予IC公司力度強、涵蓋廣、審批快的政策。

  二、成立專項基金,扶持高科技企業發展。

  三、儲備IC產業高端人才。經該局聯絡和組織,管委會與台灣交通大學正式達成人才培養合作,將為留學台灣交通大學的大陸研究生提供獎學金。同時,管委會與台灣最大的IT考試認證機構台灣電腦技能基金會達成合作,將整套引進該基金會的考試認證機制。

  四、完善松山湖集成電路設計服務中心(簡稱ICC)功能,強化ICC的孵化功能,增強與國內外IC企業及行業組織的交流,主動走出去開展交流對接和招商推廣等活動。

  信息源:南方日報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條:東莞日報:國內首個協同創新研究院正式運作  下一條:松山湖亮相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