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生物醫藥沃土漸育 形成人才項目“虹吸”效應

发布时间:2019-01-18 08:59:13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image.png

■石龍眾生藥業研發中心,工作人員在實驗室研發新藥 記者 鄭志波 攝

  編者按: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的歷史機遇前,東莞正在奮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去年6月發布的《東莞市重點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明確,東莞將發力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新材料領域、新能源領域、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五大重點新興產業領域。

  在此背景下,天安數碼城集團FABIE產業研究中心推出《新興產業觀察》系列報道,關注東莞新興產業動態,關心產業背后的故事,觀察產業未來可能。

  1月12日,位于石龍的廣東眾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生藥業”)甲型流感一類創新藥ZSP1273的II期臨床試驗舉行方案討論會。目前,該項目I期臨床試驗進展順利,預計于今年上半年形成報告。

  在此之前,距離石龍約30公里的松山湖,三生制藥集團投資12.5億元打造的松山湖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正式奠基。該項目建成后將有12個成型產品在這里進行研發生產,其中7個為國家一類新藥,包括單抗、生物制品以及一些化學藥品。

  這是東莞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東莞出臺多項政策,有力推動了生物醫藥行業的長足發展。截至目前,東莞已經匯集了東陽光藥業、眾生藥業、三生制藥、上海醫藥等超過300家生物技術企業。2018年發布的《東莞市重點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搶抓全球生命科學和生物科技發展浪潮,推動國內外大型生物研究機構和企業在東莞發展,突出前沿性、原創性技術創新,著力突破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壯大大健康產業集群。

  當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下,制造業立市的東莞如何讓生物醫藥行業這一具有知識技術密集、成長潛力大等特點的朝陽行業駛入發展的“快速通道”?FABIE產業研究中心近日訪談多位生物醫藥行業的企業家,帶您一同探討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前景。

  政策助推

  生物醫藥行業集聚效應初成

  1月12日,位于石龍的眾生藥業甲型流感一類創新藥ZSP1273的II期臨床試驗舉行方案討論會。目前,該項目I期臨床試驗進展順利,預計于今年上半年形成報告。

  在此之前,距離石龍約30公里的松山湖迎來一個新的生物醫藥項目。三生制藥集團投資12.5億元打造的松山湖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正式奠基。該項目將打造成集研發和產業化、倉儲、物流以及銷售南方基地,項目建成后將有12個成型產品在這里進行研發生產,其中7個為國家一類新藥,包括單抗、生物制品以及一些化學藥品。該項目的奠基啟動將對松山湖生物醫藥行業的集聚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不僅如此,廣藥集團、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等紛紛投入巨資,在松山湖建立創新醫藥及醫療技術轉化中心或總部基地……近年來,以制造業立市的東莞正在和生物醫藥行業產生越來越緊密的聯系,接納越來越多的企業進駐。這個聯系上自政策引導、資金支持,下到以松山湖為主的眾多藥企的進駐,東莞“生物醫藥”的名片漸漸擦亮。

  截至目前,東莞已經匯集了東陽光藥業、眾生藥業、三生制藥、上海醫藥等超過300家生物技術企業,有13家企業被評為2017年度質量信用A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生物與西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東莞還有多個醫藥產品獲得了國家GMP認證、歐盟GMP認證以及美國FDA認證,逐步走上國際市場。

  在去年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暨第四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濟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表示,東莞在生物醫藥、AI、干細胞方面具有產業優勢,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已然形成一定的產業集聚效應。

  多點布局

  生物醫藥行業蓄勢待發

  生物醫藥產業是世界公認的朝陽產業,具有知識技術密集、資源環境好、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特點,但生物醫藥行業同樣具有資金投入巨大,且研發周期長等難題。

  湯曉東曾在美國工作多年,對創新藥的研發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其公司東莞凡恩世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腫瘤及代謝領域藥物的研發。湯曉東之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同于一般的制造業,尤其是創新藥方面,需要時間和資金的支持,往往耗時多年才可能見到成效。”

  東莞走了一條“捷徑”,重點引進了一些項目相對成熟的生物醫藥企業,在短期內取得不俗的成績。

  “2018年紅珊瑚藥業營收增長17%。”紅珊瑚藥業董事長王中岳表示,公司所生產的補血藥品具有保健作用,在整體大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這個成績還算不錯。

  紅珊瑚藥業2014年進入東莞,2016年正式投產,擁有一批包括博士、碩士在內的高中級科技人員。目前,該公司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成藥品種5個,年生產硬膠囊劑10億粒,片劑5億片,顆粒劑1.5億袋。

  “去年的增幅接近20%。”東莞市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倪加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公司主要是做人體疾病檢測方面的技術輸出,為高校和研究所提供服務。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只有引進,沒有培育,也無法形成產業的集聚效應。事實上,近年來,東莞生物醫藥行業的產業服務體系已逐漸形成。2009年以來,東莞在生物技術、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方面共引進省級創新科研團隊9項,市級創新科研團隊7項。同時,一批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教學和科研機構、公共服務平臺等也先后落戶。

  松山湖國際精準醫學園去年6月啟動,由松山湖與科特勒咨詢集團及德國醫谷合作共建,其定位是打造尖端醫療技術和精準醫學產業轉化創新中心,這是我市在該領域的首個產業孵化園。

  去年7月底,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暨博奧晶典東莞研發中心揭牌。其對提升東莞乃至華南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促進高層次人才的聚集和生物醫藥產業的升級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龍頭企業帶動、平臺搭建、資金支持、政府扶持,東莞生物醫藥行業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無論是從近年來接連引進的大型項目來看,還是從創新科研團隊,整體的醫藥行業產業鏈的上下游配套來看,都具有了多點開花、蓄勢待發的強大動能。

  完善產業配套

  形成人才“虹吸”效應

  當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下,灣區內9大城市之間的生產要素流動勢必加快,東莞的生物醫藥行業同樣迎來一個新的機遇。

  近日,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四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頻頻提起的一個詞是“人才”。“我們人力資源的壓力很大,全國到處去招人。”陳四向略顯無奈地說。

  “人才”同樣成為諸多企業家不約而同提起的一個話題。“東莞是以制造業為主的城市,在人才的招聘上還需加大力度。”博奧木華基因副總裁糜慶豐表示。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之間,東莞相對于廣州、深圳,在人才、生物醫藥的資源利用上,還需加強。”倪加加直言。

  “東莞應建立CMO平臺,推動生物醫藥企業的集聚,為東莞的發展提供新動能。”王中岳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據介紹,CMO為藥品合同生產組織(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是一種新興的外包服務模式,主要接受制藥公司的委托,為其提供生產工藝的開發和改進服務以及臨床試驗藥物和商業化銷售藥物所用中間體、原料藥、制劑的生產供應服務。

  “相信這一平臺的建立,將有助于加速生物醫藥行業在東莞的匯聚,形成對人才的‘虹吸’效應,快速完善生物醫藥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王中岳表示,目前國內上海、北京及長三角地區均有建立或正在建立這一平臺,搶抓機遇。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睡眠醫學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潘集陽表示,廣州和深圳都有在生物醫藥行業的先進經驗,值得東莞加強學習。此外,東莞不但要大力引進人才,尤其是海外的高科技人才,更要為留住人才培植沃土。

  “這個沃土包括研發、中試、產業化等上下游的配套、整體營商環境的優化,以及人才施展抱負的舞臺。”潘集陽說。(記者 張華橋)

  來源:東莞時間網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條: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牽手東莞理工,共建新型研發機構!  下一條:喜訊!三生制藥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在松山湖開工,未來將打造成...